据报道,6月26日,泰国总理佩通坦与柬埔寨前首相洪森同日现身边境前线,引发国际社会对东南亚局势的高度关注。
5月28日,泰柬军队在边境争议地区发生10分钟交火,致1名柬士兵死亡,成为矛盾激化的导火索。6月18日,佩通坦与洪森的私人通话录音被泄露,佩通坦称泰陆军第二军区司令为“疯子”,请求洪森忽视军方行动。这段录音直接导致泰执政联盟第二大党“泰自豪党”退党,并计划7月3日提交不信任案,佩通坦执政根基动摇。
佩通坦(资料图)
冲突迅速从边境蔓延至经济领域。6月22日,柬埔寨宣布暂停进口泰国燃油、天然气,扣押泰农产品;23日,泰军方绕过政府封锁16个边境口岸,仅允许人道主义过境。数据显示,泰柬边境年贸易额约20亿美元,封锁导致数十万边民生计受影响,沙缴府口岸24日出现50名柬工人被困的混乱局面。
佩通坦26日视察沙缴府亚兰镇边境,与国防、内政等部门官员召开紧急会议,关闭该区域对外交通。此举被视为对军方的强硬回应——泰军方此前封锁边境未通过总理府审批,凸显文官政府与军方的权力裂痕。而洪森同日身穿军装抵达柬奥多棉吉省,正式接管“前线部队后勤最高负责人”职务,向驻军提供物资并鼓舞士气。
展开剩余66%双方动作释放出不同寻常的军事信号。柬方明确表示“已做好奋战准备”,洪森更公开预言“泰国总理三个月内下台”;泰方则以“打击电诈”为由强化边境管控,总理府与军方在政策口径上的分歧进一步暴露。这种高层直接干预边境事务的模式,在东南亚国家关系中极为罕见。
佩通坦(资料图)
佩通坦的边境之行充满政治自救色彩。“电话门”后,其执政联盟席位从324席骤降至255席(刚过半数),反对党借势发难。分析认为,她试图通过展示强硬姿态凝聚民心,缓解军方与反对党的双重压力。而洪森则借边境冲突巩固“国父”形象,为其子洪玛奈政府扫清障碍——柬国内已爆发反泰示威,民众要求政府“讨回公道”,洪森的“强人”角色成为稳定政局的关键。
泰柬国内政治生态的变化,正推动边境危机走向深水区。泰国军方借冲突扩大话语权,甚至被指“绕开政府自行其是”;柬埔寨则将外交政策与家族政治深度绑定,洪森接管前线后勤的举动,实质是将国家机器纳入个人权力框架。
泰柬对峙对东南亚稳定构成直接冲击。作为东盟第二大经济体,泰国与柬埔寨的冲突可能撕裂东盟“中心地位”。数据显示,两国均参与“一带一路”项目,若局势升级,将影响区域基建合作。而欧美势力的潜在介入更添变数——美国长期推动“亚太战略”,若东南亚出现裂痕,可能借机强化军事存在。
当前,柬方态度更趋强硬,不仅反指泰国为“电诈中心”,还在国际舆论场密集发声;泰国则陷入“封边损己”的困境,边贸停滞已引发国内商界不满。双方在经济断联、政治对立的背景下,虽未必爆发全面战争,但“擦枪走火”的风险显著上升。
洪森(资料图)
泰柬边境争议本质是历史遗留问题,而当前冲突更掺杂国内权力斗争。佩通坦若无法弥合与军方的分歧,可能重蹈他信被政变的覆辙;洪森则需在“强硬姿态”与“务实外交”间寻找平衡,避免过度激化矛盾。
国际社会的斡旋至关重要。中国作为东盟重要合作伙伴,已多次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;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则强调“打击跨国犯罪需双边合作”,而非单边制裁。但现实是,两国民族主义情绪已被点燃,洪森脸书遭泰网民“洗版”,泰国反政府示威者称佩通坦为“柬傀儡”,民间对立加剧官方谈判难度。
当两国元首同时站在边境线上,他们释放的不仅是对垒信号,更是各自国内政治困局的折射。东南亚的和平稳定,正面临一场由边境摩擦、权力博弈、外部干预交织而成的严峻考验。这场危机的走向,不仅关乎泰柬两国,更将重塑东盟乃至整个东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。
发布于:江苏省